什么是高电位理疗仪?高电位理疗仪的起源? 高电位理疗仪的最简明的意思是指:利用高电子技术,把一定的电位附加于生物体内,改变血液中的电离子状况,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和植物神经系统;从而达到调理之目的的理疗仪。高电位理疗仪的历史是由18世纪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之说而起源的。在他指出在地球与宇宙的空间内存在着一种很大的电气现象之后,据此考察出了将静电应用于保健的方法。1864年霍尔兹.托普拉发明出了感应起电机,之后,杰姆斯.威姆夏斯特将其改良创造出了最原始的静电仪。这种保健法就是将患者放置于与大地绝缘的台子上,利用感应起电机将输出功力的一端接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或全身而产生负荷,从而进行调理。1928年德国医学杂志发表了「长期生活在高压线下的人们发病率少,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之良好」这一评论之后,1929年日本的原敏之在「实地医家和临床」杂志中发表了自己发明创造的临床应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交流高压理疗器。1935年高田莳发明了负电位理疗器,这些都是当今日本的高电位健康仪的起源。高电位理疗仪,当初只是作为医院方面的使用为前提而开发的,也就是说只有专家才能够了解和使用这类产品。后来根据众多医生的建议,在许多厂家对安全性能及效果方面不断进行开发的同时,作为家庭用健康仪的建议和申请得到了众多国家的各个监督部门的批准和认可,从而发展到今天,众多的家庭已都能够简单地使用各种高电位健康仪了。
这条信息已过期